查看原文
其他

养肝就等于养命!春天养好肝,健康一整年!

2018-03-12 中医宝典

【中医宝典App】中医古今书籍在线/离线阅读 >>>

素有“春宜养肝”之说,因为五脏中肝属木,木得春气而生,即肝得春之气而肝气得旺、肝血得丰、肝魂得萌,这就是“天人相应”、“人以天地之气生、四时之法成”的大道。


在《内经》中,肝脏被岐伯喻为一个国家的将军,即“将军之官”。


将军应是三军的灵魂,因此,“将军之官”的称谓实是对肝藏魂,魂主谋虑功能的概括。当然,有勇有谋,刚柔并济,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,方能称为将之楷模。同样,有勇有谋,刚柔并济才是肝之真性情,这亦是肝的另一个意义:“体阴而用阳。”


肝之本体内藏阴血,故肝体为阴;但肝主疏泄,内寄相火,主升主动,则其用为阳。肝“体阴而用阳”揭示的是肝脏本体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以藏血为本,以疏泄为用。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言: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所以肝疏泄之功反映在特性上不但主"升",而且主"生",为生升互用


肝气敷布,不但为各脏之气生升之由,同时亦能启迪诸脏之气化,而使生机勃勃。所以春季养肝疏肝,不纯粹是让肝气流行,更可使全年的人体气机如春天般充盈顺畅。


具体该如何养肝呢?姑且可从情志、睡眠、饮食、劳作四个方面入手。


情志


肝疏泄气机与情志,疏肝自然可以用药,但也不一定完全赖于药,心情舒畅才是疏肝第一大法,因为心平则气和,心舒则肝气亦舒。


如果一个人经常发怒,定会影响到肝。当肝气郁结时,人就易觉郁闷,忧郁症就会接踵而至。所以平时,每个人都该注意保持情绪稳定,遇事不要太激动,尤其不能动怒,因为怒则伤肝。


如果肝气过旺,中医称为肝火上炎,容易诱发高血压。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保养肝气,保持情绪稳定,保持一种平和心态


如果已经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人,平时还不注重保养肝气,好激动,爱发火,就很容易诱发脑卒中、脑梗死。如果情绪不稳定又有肝气虚的情况,就会引起虚脱。


睡眠


《黄帝内经》载“卧则血归于肝”,当人睡着时,体内的血就会归到肝里。肝的功能之一就是藏血,所以人养肝就要多注意休息,而且是卧下休息,要有好的睡眠。

 

中医认为,亥时(晚上9点到11点)应该入睡了,到子时、丑时,就应该进入深度睡眠。因为子时(晚上11点到半夜1点) 胆经主令,天地阳气开始生发,如果此时处于睡眠状态,就会与天地同步,培养元气。


丑时(凌晨的1点到3点)肝经主令,肝血回流,完成排毒和藏血的功能。如果这个时候还没入睡,肝血无法回流,毒素无法排出,第二天早上就会面色青灰,神情倦怠。


饮食


饮食要清淡,唐代医家孙思邈曾说过:“春日宜省酸”。因为春是养肝阳的季节,肝气升发才能把冬天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宣泄出去,所以要少吃酸,以免酸性收敛,把病邪滞留体内。


如果想养肝血,可以吃枸杞、当归、阿胶等。肝开窍于目,若肝血不足,则易使两目干涩,视物昏花,所以中医有一句话:“春令进补有诀窍,养肝明目是首要。” 


可以喝丹参黄豆汤。把丹参洗净放砂锅中,黄豆洗净用凉水浸泡1小时,捞出倒入锅内加水适量煲汤,至黄豆烂,拣出丹参,加蜂蜜调味更好。

 

养肝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多饮水,少饮酒。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,所以多喝酒必伤肝。

 

劳作


在春季多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踏青、打太极拳等,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,促进吐故纳新,强身健体,又可怡情养肝,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。


运动时注意服饰要宽松,披散头发,形体要得以舒展,这样气血不致淤积,肝气血顺畅,肝阳升发,身体才会强健。

 

 养肝也要讲辩证 


中医最精髓的思想就是“辨证”,讲究“虚者补之”、“实者泻之”,春季养肝也应如此。


如果一个人在春天常常生气,情志不畅就会引发胸闷、心烦、容易发怒、头痛头晕、眼睛发红、牙痛或牙龈红肿、耳鸣、口干口苦、小便黄、大便干等症状。这就是中医常说的“肝火上炎”导致“气郁化火”。这样的人饮食上应以清淡为宜,多吃蔬菜水果,不要吃辛辣食物及饮酒,以清肝火。


如果常有手脚心热、潮热盗汗、口干咽燥、头晕耳鸣等症,则多是“肝阴虚”,应以养肝阴为主,切勿饮酒,忌食辛辣、羊肉等助火之品。


而出现面目萎黄、指甲色浅淡、视力减退、失眠多梦、心惊易惊、妇女月经量少色淡,甚至闭经等症状,则多为“肝血虚”症状,很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差或因特殊原因导致失血过多,而影响到肝所主的目、筋、指甲的功能。在平时就要避免过食油腻,以免伤害肠胃之气,应少食多餐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













《伤寒论》在线阅读


《爷孙俩的中医故事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★★★★★


人体穴位大全【图文版】


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?收藏这篇就够了


中国第一部全面《急性心肌梗死》防治电影,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




  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

   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